15:49 - 09/03/2023 | 来自: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好全国两会,对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盛会,本次两会期间,针对医疗卫生健康方面,都有哪些亮点、重点值得关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3政府工作报告回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和五年来,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及2023年工作重点如下:
01、主要成绩
1、全国人民坚韧不拔,共同抵御疫情重大挑战。强化医疗资源和物资保障,全力救治新冠患者,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全国人民坚忍不拔,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
2、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惠及5700多万人次。
4、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
5、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建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6、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7、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50元提高到84元。
9、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组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10、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医养结合。
02、工作重点
1、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3、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两会声音
>以专病为抓手深化医联体内涵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分级诊疗是健康中国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医联体建设则是实现分级诊疗有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他指出,专科联盟作为医联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区域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各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区域间补位发展模式,为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未真正有效开展双向转诊,难以显著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基于专科联盟的医联体结构较为松散,未能实现顺畅的上转与下转;缺乏双向转诊的标准,未能根据特定疾病状况建立转诊指征。为此,建议在全国进一步推广建立紧密的专病医联体。一是统一专病转诊标准。由专病水平全国领先的三级医院牵头制定专病双向转诊指标体系,形成专病医联体内针对特定专病的上转标准及下转标准。二是统一专病诊疗路径。牵头医院组织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探讨形成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指南与专病临床路径,并在各医联体单位推广应用,实现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与规范化分级协同管理。三是统一专病连续医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种形式互为补充,实现“三级医院业务支撑制定诊治方案,基层医院治疗、康复、随访”的区域内专病患者全程连续管理。
>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机构应急响应能力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提案中建议,加强公立医疗机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建设。他表示,三年疫情应对中,暴露出了危重症总床位数少、转换床位受限于气源供电不足等问题,首先是危重症总床位数严重不足。去年疫情高峰前,我国各类危重症床位绝对数为4张/10万人,占总床位数的4%,在去年新冠疫情高峰时段又扩展了4%,达到8%,但床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数据显示,关于发达国家危重症床位数,德国和美国为每10万人接近30张,欧盟平均为14.3张,在新冠疫情中,这些国家均曾出现危重症床位不足的情况。可见,我国的危重症床位总数与实际需要尚有比较大的差距。实践中,由于我国医院建设标准未就大规模公共卫生应急需求提出特别要求,在此次可转化危重症床位的使用中,由于供气、供电等建设标准不够,导致可转化危重症床位过于分散,无法集中收治危重症患者。公立医院基础设施设计冗余不足,某些地方的传染病医院在局部疫情患者救治中出现了氧气压力不足,甚至是断电的情况。在去年年底的大规模疫情中,即使在一些大型的三级甲等医院也出现了气源、供电的不足。某些传染病医院运营艰难,由于病源少,缺乏自身造血能力,加之拨款不足,造成人才留不住,设施设备缺乏维护,应急状态下难免掉链子。传染、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等在此次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室,在多数医院体量轻,规模小,设备装备欠缺,人员不足,在此次疫情高峰和重症高峰应对中暴露出了整体能力不足的短板。此次疫情,多数医院几乎全部科室参加了新冠疫情的救治。但许多科室由于平时缺乏呼吸道感染和危重症救治的训练,仓促上阵,难以满足高强度临床诊疗的要求。据此,王广发提出如下建议,要加强现有公立医院危重症资源的建设。对现有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进行适度改建,在5年内力争将危重症床位数量提高至总床位数的10%。平战结合,对可扩展危重症床位进行气源、电力改造,调整、优化布局,积极建设可转化危重症救治病房,以满足集中收治危重症患者的要求,使其逐步达到总床位数的10%~20%。对现有基础设施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对现有医院电力、气源设施进行评估,如果不能满足超过满负荷运转10%的冗余量,应逐步改造,以满足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求。对于新建三级公立医院,电力、气源设施的冗余应达到满负荷运转的10%,危重症床位总数应达到总床位数的10%,可转化的危重症救治病房应达到总床位数的10%~20%。重视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和政策支持。保证传染病医院充足的运营资金,包括硬件维护、部分人员费用及传染病应急救治资金。适度提高传染病门诊和住院费标准,提高部分应由财政或医保基金支付,避免增加患者负担。鼓励传染病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某些大型传染病院可适当向综合方向发展,以解决自我造血,人才梯队建设及传染病患者的非传染病临床需求。加强综合医院传染、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适度扩容,增加从业人员数量。临床各科的年轻医师应定期轮转呼吸ICU、内科ICU、综合ICU等危重症救治病房,以提高危重症的诊断及救治能力。
>需加快、集力、提级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领域“国之重器”,建设好国家医学中心是医疗行业未来占领国际制高点、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聚焦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并建言献策。他指出,发达国家的医学中心在国际医学科技竞争中居于强势地位,同时垄断了全球70%以上的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形成对我国医学科技领域“卡脖子”式的全方位压制。从新冠疫情救治工作中即可看出,辉瑞等国际医药公司在疫苗、药物等方面的研发应用,领先于我国。可以说,中国近年来各科技领域快速发展,但医药板块依然是明显“短板”。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公立医院已达1.2万家,三甲公立医院700余家,这些医院已经成为疑难疾病救治的主体力量,在满足群众日常就医服务需求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公立医院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高水平临床科学家紧缺、国际学术影响力不足、先进诊疗技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转化能力有待提高等短板。对于未来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建议如下:加快推进,择优遴选。国家医学中心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建议国家在目前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中遴选5家左右,全速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流程审批、政策落地及创新技术先行先试上给予绿色通道。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必须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各方集力,加大投入,尤其在组织、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扶持须打破固有体制束缚,瞄准实际需求,通过创新试点高标准推进,妥善解决好建设资金筹集、高端人才保障等关键要素问题。提级管理,加强统筹。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应瞄准国际知名医学中心,拉高标准,对标对表。采取“面上追赶、线上并行、点上突破”的策略,最终由点及面,争创国际医学中心。同时,应以医院为中心,提高科研人员占比,推动医、工、信等交叉领域的集群式发展,通过医校联合、医企联合等,形成规模发展效应,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加强产学研普融合,促进高水平医工信交叉
高水平医工信交叉,是把握“四个面向”推动医学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表示,目前,我国医工信交叉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不够、联动不畅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亟需加强“产学研普”融合,以充分释放创新动能,有效激发创新活力。他指出,当前我国医工信交叉领域发展存在跨领域合作机制和平台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制不够成熟;专业人才队伍数量与质量不够充足;社会知晓度参与度不够深入等问题。针对上述现状和问题,建议如下:充分发挥国家平台的导向作用。一是鼓励交叉性大平台建设。加大对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的配套支持力度:开展新器械新项目研究应用“绿色通道”;鼓励开展有组织的系统性研究;增设专项研究生名额,开展高水平的交叉人才培育专项,具体可推广借鉴浙江大学“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大对临床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专设临床研究“三重项目”,并充分结合临床研究资源依赖性强、研究周期长、攻关成果应用性强等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资助周期、预算金额以及验收考核等整体方案,鼓励形成大项目、大成果。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放权改革。以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为试点,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流通渠道;简化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加强专业性资产评估人员队伍建设,解决因产权不明、利益不清而带来的不能转、不敢转问题。尝试授予创新个体部分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提高其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建设能力导向的专业人才梯队。一是要由国家统筹设立“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面向具有博士背景的青年临床医生定向资助。二是培养医学知识产权职业经纪人队伍。建议高校增设医学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相关专业,建立技术转移转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将技术经纪人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建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价值导向的职称评定及薪酬激励体系。加强科普体系建设,形成“众筹众创”。一是鼓励百花齐放的医学创新科普工程。充分发挥媒体矩阵力量,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医学创新走近大众、走进生活、走入日常。二是鼓励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产学研普融合过程,如联合设置专项人才培养基金、鼓励创新转化的“种子基金”和“天使投资”计划等。
内容来源:人民网、中国卫生杂志、新京报
Copyright ©2018 CHA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4870号-1 技术支持:九州科创
关注微信
服务热线:15910526896